ID: 18169233

第3课 《小小纽扣自己缝》教案 鄂教版 劳动 五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6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3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课,小小纽扣自己缝,教案,教版,劳动,五年级
  • cover
《小小纽扣自己缝》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纽扣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简单的缝纫技巧,如线穿针的方法、简单的线迹等。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和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教授纽扣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缝纫技巧。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线穿针的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线迹缝制。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思维逻辑也有一定的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在逐渐培养中。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可以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纽扣,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用途。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猜测,例如纽扣可以用来扣衣服、包、鞋子等。 - 引导学生思考:纽扣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纽扣? 2. 了解纽扣和线穿针的方法 - 教师出示一颗纽扣,并介绍纽扣的基本结构。指出纽扣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面有孔的一片和下面有凸起的一片。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材质和颜色的纽扣,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 教师示范线穿针的方法,并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教师可以使用大型纽扣和细长线,以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和模仿。示范时,教师可以先将线穿过纽扣的孔中,然后将两端打结,使纽扣固定在线的一端。 - 引导学生观察线穿针的过程,解释线穿针的目的和意义。解释线的作用是将纽扣固定在衣物上,使衣物紧密合拢。教师可以说明纽扣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衣服、包、鞋子等物品上使用纽扣可以使它们更整洁、牢固和易于穿戴。 3. 实践操作 - 学生分组合作,每组发放一些纽扣和线。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纽扣和线供他们使用。 -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颗纽扣,并将线穿过纽扣的孔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线的一端打结,以固定纽扣在线上。 - 引导学生注意线的紧度和线迹的整齐程度,鼓励他们细心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调整线的紧度,确保纽扣牢固地固定在线上,并保持线迹的整洁和一致性。 - 学生可以选择将缝制好的纽扣缝在一块布上,以便更好地展示他们的作品。他们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布料,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创意性。学生可以使用针线或者纽扣线,根据纽扣的大小选择线的粗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缝纫工具,如缝纫针、针线和剪刀,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缝制过程。 4. 创作展示 - 学生将自己缝制的纽扣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 每个小组介绍他们的作品时,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表扬和建议。 - 学生可以展示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纽扣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缝纫技巧。 5. 总结归纳 -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如纽扣的基本结构、线穿针的方法和缝制纽扣的技巧。 -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你们学会了纽扣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简单的缝纫技巧。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将纽扣缝制在布上,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还提高了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你们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小小纽扣自己缝 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