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76484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课件 (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27481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2,七年级,美术,初中,美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线上教学 董梅 质感 人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 质感 天然质感: 物质表面的自然特质。 人工质感: 经过人工处理而表现出的感觉。 说说它们的质感并区分其质感类型: 水 揉皱的纸团 丝 绸 亚 麻 布 料 树皮 金属管 冰 凌 岩石 羊毛 玻璃制品 丝绸 树皮 亚 麻 布 料 冰 凌 水 揉皱的纸团 岩石 玻璃制品 金属管 羊毛 天然质感 人工质感 名称 质感描述 名称 质感描述 树皮 干涩、颗粒感、粗糙 丝绸 软、丝滑、细腻、轻薄 水 柔滑、细腻、滋润、凉爽 亚麻布料 磨砂感、编织纹理、强韧 羊毛 蓬松、柔软、温暖 金属管 坚硬、锐利、光泽感 岩石 坚硬、棱角分明、刮手 揉皱的纸团 折叠感、尖角、硌手 冰凌 硬、脆、尖锐、冰冷 玻璃制品 光滑、通透、反光、细腻 实物质感 绘画中的质感 绘画中的质感 是触觉感受的视觉表现,通常包括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硬软等质地。绘画中对温度的触觉感受是通过联想获得的。绘画中的质感是通过描绘光影变化及物体表面的纹理等手段获得的,其中也包括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等多种因素。 油画以或薄或厚的笔触、刮痕等技巧表现光影、色泽、肌理等质感因素。 中国画以笔墨技巧(如人物画的十八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为表现物象质感的有效手段。 《根》 油画 1.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为什么用此题材表现“根”的意义? 绘画中质感的表现与作品主旨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的山体岩石 如老人满布皱纹、沧桑的脸 又似裸露的大树之根 通过山体质感的真实描绘引发思考,使之感受苍凉久远的意境,联想到黄土之下深潜而密布的文化血脉、 民族的根基。 质感对增强绘画表现的感染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任弼时》油画 找不同 一幅画中有很多肌理,他们各不相同形成不一样的质感。你能找出画中几处不一样的质感? 绘画中表现质感的方法 观察线描折叠长条的三幅画,你有什么发现吗? 用形状表现质感! 结论:纸条的轮廓形状发生变化,纸条的质感也发生了变化。 前者有棱有角像坚硬的纸,后者变得圆滑像是柔软的棉被。 描摹褶皱的纸和丝绸所形成的线条,体会其不同质感。 用线条表现质感! 结论:褶皱的纸线条硬朗,折线较多。 丝绸线条圆润丝滑,曲线较多。 课堂作业 参考下面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至少6中不同的质感。 谢谢观看 再见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