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86553

专题五:绽放出色自我 课件(共35张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教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86305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专题,PPT,高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5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专题五 绽放出色自我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第二篇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名人名言 一个人在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他的自我意识会不断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叔本华 德国哲学家 小芳的烦恼 导入 小芳,女,大一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很普通,但另一方面在内心又特别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渴望美好的未来。平淡地上完小学,中学,直到高考后考入一所普通专科院校,生活和学习上许多愿望都没有达成。现在总觉得自己站在讲台上发言的时候,声音会不自觉地打颤,其实小青原本是个很开朗、活泼的女孩,但就是在面对很多人的时候就不行了,心里总担心别人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怀疑自己有什么心理障碍。 思考:小芳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她走出困境? 目 录 01.自我意识概述 0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03.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与调试 04.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评估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 (四)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五)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人格概述 “人,认识你自己!”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生理状况:身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 心理状况:性格、气质、能力、兴趣、意志品质等 人际关系状况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 2.自我体验 3.自我调控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如身高、体重、外貌)、心理自我(如思维活动、个性特征、气质类型)和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社会认同)的认识。 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它产生于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所持的态度,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个体控制和指导自己行为的方式,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启动和停止。 (三)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 个体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氛围 (0-3岁):生理自我的意识开始发展 (3-14、15岁):社会自我的意识逐步发展 1.萌芽阶段 2.发展阶段 (四)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15-24、25岁):心理自我的意识继续发展 3.成熟阶段 1.萌芽阶段 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一般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其他事物的区别,到3岁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自我确认阶段(0-3岁) 2.发展阶段 自我评价阶段(3-15岁) 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处于学习重要时期。在家庭和学校中通过游戏、学习、练习、模仿等方式活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3.成熟阶段 从青春期到成年期大约有十年时间,这一阶段自我意识趋向成熟,开始逐步获得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的生理、情绪、思维能力都发生了本质的急剧变化,如性的觉醒与成熟、身体外形的变化、想象力的丰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等,都促使自我意识趋向主观性。 自我理想阶段(15岁以后) 心理发展 表1-2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表 阶段 年龄 发展的危机 发展顺利者的人格特征 发展障碍者的人格特征 婴儿期 0-1.5岁 信任感与怀疑感 与看护者之间的依恋与信任关系建立,有安全感 面对新环境会焦虑不安 幼儿前期 1.5-3岁 自主感与羞怯感 能按社会要求表现自主控制行为 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 幼儿后期 3-6岁 主动感与内疚感 尝试完成新事情,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 行为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学龄期 6-12岁 勤奋感与自卑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