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87150

专题一:走进心理殿堂 课件(共20张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教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093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题,PPT,高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篇 科学认识 积极面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专题一 走进心理殿堂 简约文艺 小刚是一名大一新生,开学时他怀着激动和憧憬走进了大学校园,却迟迟不能适应新生活,为此他感到深深的失落,在半期后他走进了心理咨询中心。 小刚自述来自偏远农村,上大学之前因为学习成绩好,一直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与推崇。可到了大学以后,他发现自己除了学习成绩还可以外,其余什么也不会,各种活动都没有勇气参加。看到其他同学适应良好,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情况,他在羡慕的同时,感到更加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由于自卑,加之性格本身就比较内向,他和同学的关系渐渐疏远。其实他很想接近他们,但又怕遭到他人的嘲笑和拒绝,因此内心十分很痛苦...... 在小刚身上发生的种种,都属于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理?怎样才能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自卑的小刚 目录 01. 认识心理现象 02.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标准 03.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04.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认识心理现象 心理是大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的实质 2、心理现象的分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1.健康观 传统健康观 “无病即健康” 现代健康观 “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1948年) 健康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良好的 社会适应 道德健康 人的健康的新概念———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1989年) 2.心理健康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与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相对性 可逆性 动态性 连续性 3、心理健康的特点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人格完整统一) 能接纳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健康)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良好)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并且接纳自我(悦纳自我) 具有健全的意志品质(意志坚强) 能保持对学习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智力正常)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4、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02 认知心理有了 飞速发展 容易接受新事物,缺乏辨别能力,易于轻率。 04 感情日益丰富 情绪情感波动大且欠稳定 性意识觉醒 但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却较为欠缺。 06 智力接近顶峰 但尚未发展成熟,必须经过思维训练和学习 01 意志的目的性和持久性突出 但意志不稳定、发展不平衡,容易拖延。 05 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逐步增强 但发展不成熟,缺乏自我探索经验。 03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心理健康 对大学生的意义 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有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生活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物质、社会文化、社会舆论、社会事件、互联网、社会压力等 学校因素 校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学校教育方式等 生理因素 遗传、先天发育,身体状况 生长发育规律等 主观因素 气质、性格、应对方式等 客观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认知层面 技能掌握 自我认识 自己的身心特点 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 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