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96688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第6课时 运动的小车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案+课件+素材

日期:2024-04-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5565474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课件,教案,课时,分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时《运动的小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做中学探究方式,知道并领悟的科学原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能理解和应用能量的基本原理。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态度责任: 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意识到通过对比实验论证可以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难点: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认识能量 能知道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能 基本能 不能 能说出能量起作用时的几种现象(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 能 基本能 不能 探究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能按照步骤完成敲击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能 基本能 不能 能按照步骤完成撞击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能 基本能 不能 能通过实验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具有的能量越小。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科科在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活动中了解到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橡皮筋的弹性来驱动小车。这时,科科又想:“运动着的小车是否也具有能量呢?” 通过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学生融入故事情节,对能够联系本节内容的,要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认识能量 同学们,自然界的能量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具有能量呢? 教师出示图片。 课件展示能量的拓展内容: (1)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评价活动二:探究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究运动和能量的关系吧! 实验一:敲击实验 实验器材:橡皮槌、音叉。 实验步骤: 1.第一次用橡皮槌轻轻地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 2.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 3.说一说两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4.记录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 敲击次数敲击程度实验现象第一次轻轻地敲击音叉发出轻微的响声,用手触摸音叉有振动的感觉第二次重重地敲击音叉发出急促的响声,用手触摸音叉,振动感觉明显加快、变强 实验分析:当我们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身体的力量通过橡皮槌传递给音叉,使音叉产生振动,振动的音叉会发出声音,用手触摸可以感受到它的振动,说明挥动的橡皮槌具有能量;第二次挥动橡皮槌的速度及力度变大,音叉振动的频率加大,发出的声音也变大,说明挥动橡皮槌产生的能量变大。 实验结论:挥动的橡皮槌具有能量,而且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总结一下吧! 教师播放视频:敲击实验 实验二:撞击实验 实验器材:小车、木块、木板或硬纸板、标记(标明木块位置)。 实验步骤: 1.安装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