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22376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 )

日期:2024-06-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2727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习题,答案,大气,地球上,2章
  • cover
第二章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2山东淄博期末)2021年10月25日早晨,印度尼西亚某公司旗下的一架货运飞机坠毁在印度尼西亚东部巴布亚省查亚峰地区。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伊拉加机场地处山区,该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阻挡了飞行员的视线,机长最终决定尝试降落,结果导致悲剧发生。据此完成1~2题。 1.事故发生时,飞机可能位于(  )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2.当日早晨(  ) A.太阳辐射强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大气辐射强 甲图为南昌附近的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完成3~4题。 甲 乙 3.乙图中(  )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4.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月至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完成5~6题。 5.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 A.两者均增大 B.两者均减小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6.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 A.A1>A2 B.B1>B2 C.C1D2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7~8题。 7.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8.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2022江苏盐城期末)广东省不少地方都有中秋“烧番塔”的习俗,祈求来年丰收,阖家幸福,火苗高就代表吉祥。读“烧番塔”实景图(图甲)和过程原理图(图乙),完成9~10题。 图甲 图乙 9.下列与图乙所示“烧番塔”过程原理不同的是(  ) A.城市风 B.山谷风 C.火山喷发 D.海陆风 10.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值大小关系是(  ) A.②<① B.③>② C.①<④ D.①>③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12.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5~16题。 15.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6.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设想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序号代表各种辐射),图2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图1 图2 (1)图1中②代表的辐射是         ,③代表的辐射是         。(4分) (2)按照该科学家的设想,氦气球上升到图2中的    层(填名称)停止,该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4分) (3)若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图1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