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37440

2.1 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教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日期:2025-05-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72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教案
  • cover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教 案 备课人 编写时间 读本章节 第 2 讲第 1 课时 执教者 实施时间 课时标题 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导读目标 感悟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中华民族对复兴的深切渴望;增强对中国梦的认识,感恩国家为人民幸福生活艰苦奋斗,为国家富强感到自豪; 面对困难和艰苦环境,能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提升能力,为国奉献 掌握中国梦的内涵,理解中国梦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的幸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全面理解中国梦的本质 难点:从而感悟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统一”,是“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导读方法 故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调查法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视频资料 导 读 流 程 个性化备课 [流程一]导读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知道我们中国梦是什么吗?近年来,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都一一实现,凝聚着国家、民族、个人梦想的中国梦正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美好期待。伟大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跑。 那什么是中国梦?实现这一梦想,中国有怎样的战略安排?阅读本讲内容,让我们来共同寻找答案。 1.播放视频:《百年求索》的片段 2.师:同学们,看完片段后有何感受?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中华民族有着从未中断的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总书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流程二]时政播报:人民英雄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 “三年以来”指1946年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此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阅读教材P15页,知道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流程三]故事分享:追溯历史,感悟百年梦 观看视频:《红色血脉》片段、思考:面对衰落、战乱、破碎的祖国,结合历史知识,谈谈先辈们为梦想曾做出过哪些努力? 学生代表先辈们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 师总结: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人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国家不断衰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刺痛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梦想的种子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植根,那就是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流程四]析案明理: 活动:美丽乡村———圆梦”之旅 第一站:筑梦村 听“筑梦村”村民小雅家的个人梦,请思考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通过分享采访结果,我们明白了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的梦、中国梦。我们只有将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梦想紧密的联系起来,个人的梦想才显得更加的有力量,更加的有希望。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统一,把国家、民族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自己圆梦的道路上,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正自信地走在一条追求梦想、实干兴邦的康庄大道上。 第二站:追梦村 播放视频-- 《2023政府工作报告》 教师总结:腾飞的中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