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53476

6.1 聚落与环境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晋教版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912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学期,地理,七年级,学年,聚落
  • cover
6.1聚落与环境同步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某山村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逐步实现乡村振兴。读某山村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1-3题。 1.沿着山间便道登上乙山顶,最费力的路线及理由是( ) A.①,等高线稀疏,坡度陡 B.②,距离较短,用时短 C.③,距离较长,用时长 D.④,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2.从甲乘坐索道到达乙,高度大约爬升了(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3.这个山村能够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开阔 B.气候温暖湿润 C.河流湖泊众多 D.交通较为便利 4.下列选项中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 A.水源充足 B.交通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 D.崎岖山地 5.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这是因为河流沿岸能为城市发展提供 ( ) ① 便利的交通 ②丰富的矿产 ③丰富的物产 ④充足的水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据此完成析下题。下列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 A. B. C. D. 7.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均表示乡村聚落,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附近河流自东向西流 B.丁地聚落位于两条公路及河流交汇处 C.丙地水质量好,因为在河流下游,又不在主干公路沿线 D.如果四地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所示,那么图示区域应位于炎热多雨地区 8.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 ) A.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 B.交通线数量、分布不同 C.建筑物高度、密度不同 D.人口数量、服饰不同 9.重庆坐落在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石家庄是个铁路枢纽城市。影响这两个聚落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平坦的地形 B.优越的气候 C.便利的交通 D.丰富的资源 读“日本合掌村”、“日本首都东京”景观图,完成10-11题。 10.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 ) A.建筑物和交通 B.日常饮食和服饰 C.语言与服饰 D.语言和风俗习惯 11.“合掌村”民居屋顶坡度大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 A.炎热干燥 B.冬季降雪多 C.平坦开阔 D.河流水量大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及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西部,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星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12-13题。 12.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西部,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的变化规律是( ) A.墙壁越来越厚 B.墙壁越来越厚 C.使用的材料越来越轻 D.使用的材料越来越重 13.造成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风俗习惯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 14.聚落的特征深受气候的影响。下图中所示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其民居特点最有可能是 A.墙厚的土屋 B.窗少的石头房 C.注重通风透气的高脚屋 D.冰屋 二、判断题 15.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主要形式 ( ) 16.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 17.寒冷地区的民居一般墙体厚实,窗户较小 (判断对错) 18.浙江绍兴有很多斜顶的房屋,这是因为当地降水丰富,斜顶房屋便于排水( ) 19.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团块状,规模较大,密度也大;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山谷地带,呈条带状;河湖附近的聚落,也往往呈条带状或环状;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 ) 三、填空题 20.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_____状,规模_____;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_____地带,呈_____状;河湖附近的聚落多呈_____状或环状。 21.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是人类文化的杰作,如山西的 、云南的 。 2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