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4.21落到地面的雨水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入大气所通过的是( )。 A.蒸发 B.径流 C.凝结 2.自然界的降水总是降不完。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水能不断得到补充 B.地表水也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 C.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多 3.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 A.极少部分 B.多数 C.绝大多数 4.水在三态之间的变化主要( )。 A.与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有关 B.与水的质量有关 C.与水的体积有关 5.人工降雨是在( )条件下进行的。 A.云量比较大 B.晴空万里 C.任何时候 6.夏天,小明上学时买了一瓶冰水,到教室后放在桌面上,下课后发现瓶子外壁全是小水珠。瓶子的外壁形成小水珠的原因是( )。 A.瓶子内漏出来的水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C.以上说法都错 二、填空题 7.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汇入溪流、江、河,湖泊,被称为 径流;一部分渗入泥土、岩石层在地下汇聚、流动,被称为 径流。 8.地球上的水在 、 、 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 9.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 。 10.降落到地面的雨雪一部分流入 ,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 ,还有的直接蒸发了。 11.当河道中的水流速度 ,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 ,在一些地方形成 。 三、判断题 12.即使没有水循环,陆地上的水也足够人类生存所需。( ) 13.降水的形式有多种,降雨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 14.液态的水只要受冷,一定会凝固成固态的水。( ) 15.雨后放晴地上的积水没有了,是因为全都渗入地下了。( ) 16.当水的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 四、简答题 17.时不时的雨总会从天而至,那天上的水有没有降完的时候,为什么? 18.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根据对水循环的认识,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入大气所通过的环节是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 2.C 【详解】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自然界的降水总是降不完,这是因为地表水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大气中的水能不断得到补充,从而形成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3.C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 4.A 【详解】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5.A 【详解】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云量比较大的条件下,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冰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6.B 【详解】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夏天,小明上学时买了一瓶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