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90763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953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2024,醉翁亭记,ppt,37张,课件,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12课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积累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 4.探究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01 晓常识 姓名: 籍贯: 身份: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文忠公集》 作品: 01 晓常识 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两人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 醉翁亭 02 知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滁州地僻事简,又值年岁丰稔,作者为政以宽,遂放情山水之间,本文为次年所作。 文中描写了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游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闲自适的情调,并从侧面显示了作者自己治理滁州的政绩。 03 夯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林壑( ) 蔚然( ) 潺潺( ) 翼然( ) 晦明( ) 辄醉( ) 伛偻( ) 琅琊( ) 觥筹交错( ) 环chú( ) 野sù( ) 阴yì( ) hè wèi chán yì huì zhé 滁 蔌 翳 y lǚ láng yá gōng 03 夯基础 (2)词语解释 乐其乐: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乐,以……为快乐。 觥筹交错: 庐陵: 谓: 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为,是。 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04 识文本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04 识文本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04 识文本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 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 负者歌于途,行者 休于树,前者 呼,后者 应,伛偻 提携,往来 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 而渔,溪深 而鱼肥。酿泉 为酒,泉香 而酒洌;山肴 野蔌,杂然 而前陈者,太守 宴也。宴酣 之乐, / / / / / / / / / / / / / / / / / 04 识文本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非丝 非竹,射者 中,弈者 胜,觥筹 交错,起坐 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 乎其间者,太守 醉也。 已而 夕阳在山,人影 散乱,太守归 而宾客从也。树林 阴翳,鸣声 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 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 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 谓谁?庐陵 欧阳修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 识文本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环绕滁州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