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美术-出卷网-八年级上册 第8课 《巧手编织》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巧手编织》本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其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即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具有操作性特点,最终达到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计是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了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传统编织工艺品,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学生对我国编织文化的了解。同时,这些传统编织品,有一些是废旧物品制作的,有着极高欣赏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在欣赏传统编织与现代艺术、现代生活融于一体的美的编织工艺品时,激发自己动手实践的愿望和想法。通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织方法,尝试制作实用美观的生活物品和装饰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将传统编织艺术融入自己的生活。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使用的工具材料可繁可简并易于获得,操作性、趣味性、应用性很强,有利于实施教学,并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较高,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编织材料制作的编织工艺品,感知各种编织材料的特性,了解制作编织品材料和工具的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创作的欲望,提高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做个有心人,利用身边废旧材料,将其变废为宝,应用多样的编织形式来创意设计有创意的编织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民间工艺美术编织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编织材料的特性进行创意、设计和编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了解编织艺术的魅力及其美化生活的功能性。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编织材料的特性进行创意、设计和编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了解编织艺术的魅力及其美化生活的功能性。 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法、观察演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展示法 课前准备 教师:1、有关编织艺术品的图片、知识欣赏、课件和教具。 2、收集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编织工具和材料(如:废旧报纸、卡纸、颜料、剪刀、胶水、夹子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分组收集准备编织工具和材料(如:废旧报纸、卡纸、颜料、剪刀、胶水、夹子等) 八、教学过程 1、导入。 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见到或是使用过用编织的方法制作的物品呢?请大家举例说一说。 师: 实际上,编织品早已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中了。 板书课题:8、《巧手编织》。 (1)介绍编织的由来: 人类早在远古时期,就应用大自然中的线形材料,如草、藤、麻、棕、竹、枝条等,经过拧扭、交叉,用来穿系、捆扎等,这时最原始的编织就产生了。 2、欣赏编织艺术品,了解编织的基本知识。 师:“编织艺术品既美观,又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趣。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编织大观园”,一起欣赏绚丽多彩的编织技艺。 (1)播放课件,让学生带着好奇,观赏不同地域、不同材料制作的传统编织品图片。边欣赏边思考,这些编织品分别是运用什么材料编织而成的?每出示完一种编织材料,边板书。 依次展示:藤编织品、草编织品、竹编织品、线编织品、布编织品、纸类编织品。 (2) 引入报纸手编篮子。教育学生变废为宝。 提示孩子们做个有心人。只要有心,生活中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编织。例如: 利用废旧报纸编篮子是最典型的例子。 教师作品展示。展示几件教师制作的编织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讲解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