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2839

语文八年级上鲁教版4.23《过零丁洋》课件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6718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八年级,教版,4.23,过零丁洋,课件
  • cover
课件60张PPT。过 零 丁 洋文天祥 (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俘之时,元军强迫他随船去追击在崖山的南宋皇帝,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写此诗以明志。写作背景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重要经历颔联:国破家亡尾联: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颈联: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直抒胸臆)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重要经历明经入仕四年抗元颔联:国破家亡国势———如飘絮身世———如浮萍比喻对偶追忆过去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颈联:慨叹眼前对偶双关“说惶恐”、“叹零丁”,既与前面的“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中的文字吻合,又巧用了这两个词的意义。“惶恐”的意义就是“惊恐害怕”;“零丁”的意义就是“孤苦无依。”一语双关,表现出诗人为军队的失败惶恐不安,以及失败被俘后的孤独寂寞。 写作主题: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谈骨气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如今的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因为,我们是有骨气的中国人。过零丁洋宋.文天祥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言律诗关于作者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途经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括了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抒发了极端悲痛的感情,表现了在强敌面前视死如归的精神。文章背景快乐探究1、请你根据课下注释,把该诗翻译一下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谈谈你读了《过零丁洋》一诗后的感受。3、你觉得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成果展示1、请你根据课下注释,把该诗翻译一下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薄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好山河被敌人侵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