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31759

8.24.2传染病的预防(第二课时)课件(16张PPT)2022-2023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677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8.24.2,PPT,八年级,生物,苏科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十四章 24.2传染病的预防 学习目标 1 重点与难点 2 教学内容 3 课后练习 4 目 录 CONTENTS 学习目标 1.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及其传播途径。 2.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 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重点与难点 1. 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概念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教授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如手卫生、口腔卫生、饮食卫生等。 3. 强调培养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复习思考: 1、传染病有哪些主要特点 2、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哪几类 蛔虫卵 蛔虫 HIV立体模式图 鼠疫杆菌 传染性 流行性 一、几个概念 1、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如遗传。 传染性疾病:由病原体引起,如细菌生、病毒性、寄生虫性 真菌性等。 2 、传染病: 指由致病的病原体(病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 炎症反应。 炎症: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病原体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生理反应。是先天免疫系统为移除有害刺激或病原体, 促进修复的保护措施。症状:红,肿,热,痛等。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沾有面粉的人 与之握手的人 握手接触 血吸虫病是怎么传播的呢? 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家畜体内,成虫用吸盘吸附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壁上,吸食人体血液维持生活。雌虫就在静脉内产卵,虫卵能分泌毒素,使人致病。 雌雄虫合抱寄生在人体内 排出受精卵 受精卵随粪便排入水中 受精卵发育成毛蚴 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 我国的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如何防治血吸虫病呢? 首先:查治病人和家畜,从根本上减少病原体的发生; 其次:消灭钉螺,使没有感染能力的毛蚴不能产生大量有感染能力的尾蚴; 还要:管好粪便和水源,加强个人防护,不要接触带有尾蚴的水域。 通过分析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我们知道传染病具有两大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二、预防传染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控制 切断 易感人群 保护 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控制传染源 对进出疫区的所有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脱下防护衣,清理、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病 课堂小结 传播途径: 三个环节: 预防: 接触、空气、饮水、食物、血液、生物媒介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下节课再见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