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48274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14《把它们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4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科学,三制,一年级,上册,第四
  • cover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14《把它们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概念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中的一课。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概念和原理。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溶解的现象和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重难点 1.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概念和原理。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溶解的原理和应用,如何评估观察结果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水》这一单元中的第十四课———《把它们放到水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其中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那么,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有趣的学习之旅吧! (二)实验探究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拿出实验器材———一些不同的物质,比如食盐、沙子、小石头、粉笔灰等,再准备一杯水。我们将这些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请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生1:我发现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水变成了咸的。 生2:我注意到沙子不能在水里溶解,它沉到了水底。 生3:小石头也不能在水里溶解,它也沉到了水底。 生4:粉笔灰在水里溶解了,水变得浑浊。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不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实验原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及其原理。 (三)探究实验原理 师:现在,我们来探究这个实验的原理。首先,我们要了解物质的溶解性。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则不能。比如食盐、糖等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而沙子、石头等则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这是由于它们在水中扩散的性质不同所致。 生1:我明白了,物质的溶解性取决于它们在水中扩散的性质。 师:对,非常正确!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粉笔灰在水中的溶解现象。粉笔灰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比较复杂,它涉及到许多微小的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浮液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物质的溶解性不同,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溶解现象。 生2:我了解了粉笔灰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怎样的。那么,除了这些物质,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呢? 师:很好,除了这些物质,还有很多其他的物质也可以溶于水。比如一些气体、液体等都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后也会形成离子,产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或产生特定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质来进行化学反应、提取有用物质等应用。 (四)实际应用 师:了解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和原理后,我们来看看这个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首先,食盐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