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5383

川教版八下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备课手册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9次 大小:15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八下,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
  • cover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 ①时间:1953年———1958年 五年计划的基本计划试: 1.几种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2.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人才 ②成就: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2.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代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初第一辆汽车 3.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4.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5.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③意义: 1.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拱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2.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1956年)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②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给定息。 ③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壮举。 ④意义: 1.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 1、时间———1956年底(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手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3、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意义:这是我过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大跃进运动 1、产生的背景: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③国内反“右倾”斗争展开,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④战胜资本主义的“超赶”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 2、“大跃进”的特点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 3、“大跃进”的核心内容全民“大炼钢铁”。(全民“大炼钢铁”,不顾实际,浪费资源,破环环境,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 4、“大跃进”的后果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