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和人为什么不一样呢? —冯友兰 学习目标 一、理清文章的结构。 二、迅速筛选,把握中心和关键句。 三、体味语言的言外意弦外音,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四、对作者的观点要敢于和善于提出不同意见,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百年之前,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迄今为止,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所以,若要说起20世纪中国哲学,是不能不谈到哲学大师冯友兰的。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观其大略 1.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哪四种? 2.四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3.四种境界的实质是什么? 自然境界 功礼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觉解” 划分标准 3.请依据课文2、3、4、5段谈谈你对“觉解”的理解? 觉解,就是了解(理解)、自觉(觉悟)的意思,即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觉悟与理解。 人对所做事情的觉悟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自然境界 功礼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觉解” 划分标准 觉 解 的 程 度 同一件事,不同人去做,境界是不同的: 1.大傻子看到人就有扶的习惯,他也不分男女老幼,你问他,为什么扶,他傻傻一笑,毫无意识。 2.马屁精认出老人是领导的父亲,乖孙子一样去扶,并说我是某某某,这是为了巴结上司。 3. 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而是觉得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此做了却不想让人知道。 自然境界 功礼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觉解” 划分标准 觉 解 的 程 度 自然境界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功利境界 天地境界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道德境界 觉解指数:无觉解指数:无 觉解指数:最高觉解指数:最高 觉解指数:较高觉解指数:较高 觉解指数:较低觉解指数:较低 根据觉解程度,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根据觉解程度,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结构应该如何划分? 2.文章题为“人生的境界”,作者谈到了哪几种人生境界?以什么为根据来划分的? 3.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 观其大略 第一部分:(1-6 )阐述四种人生境界。 ①“觉解”引出四种人生境界。(1) ②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5) ③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6) 第二部分: (7-10)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文章结构 一、课文具体分析 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穿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析:觉解 2.课文中出现了多少次? 析:13次 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 (一)自然境界 课文探究课文探究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与生俱来的,不用教育,只要是活人,自然就达到的境界。 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 记者问:“你放羊的目的是什么?” 放羊娃答:“卖钱。” 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 放羊娃答:“娶媳妇。” 记者问:“娶了媳妇呢 ” 放羊娃答:“生娃。” 记者问:“生了娃呢 ” 放羊娃答:“放羊。” 记者默然。 自然境界 (二)功利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