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74520

河南省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高教版)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54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cover
河南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期末测试题 教材名称(完整)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修订版) 教材ISBN号 978-7-04-054776-4 主编 倪文锦 于黔勋 -出卷网- 高等教育-出卷网- 命题范围 基础模块下册第一至六单元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字形、字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仆妇(pū) 阜盛(fǔ) 绾着(wǎn) 放诞无礼(tǎn) B. 宫绦(tāo) 嫡亲(dí) 拭泪(shì) 蹙额(cù) C. 涌路(yōng) 厢庑(wǔ) 品茗(míng) 盂洗(guàn) D. 懵懂(méng) 纨裤(kù) 嗔视(chēng) 罥烟眉(juàn) 2.下列各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沮丧   跌撞   趴窝   恍然大悟 B.施舍   眩耀   蠢货   油尽灯枯 C.肿胀   僵侍   充沛   绿意葱葱 D.虚脱   咫尺   极限   遥不可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从文有着丰富的“乡下”经验,这就使边地生活和民间文化成了他创作的最重要的源泉,尤其是沅水,在沈从文创作生涯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B、小说精心设计了主要情节发生的时节--端午和中秋,充分营造了具有地域色彩的民俗环境和背景,这一切生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湘西世界。 C、小说结尾写到作为小城标志的白塔在渡船老人死去的那个夜晚轰然倒塌,预示了一个田园牧歌神话的必然终结。 D、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湘西乡土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虽然具体而微,但能帮助我们懂得地域特征是中国历史中的一股社会力量。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B.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C. 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 D.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5.下列各句中的“像”字不表示比喻的一项是( ) A.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B.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洋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7. 下列选项中用词得当的一项是 ( ) A.请你明天在家里等我,我会按时光临的。 B.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在家恭候吧。 D.我们一定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8.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暗,晓风残月。 C.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D. 同是天涯伦落人,相逢何毕曾相识。 9.下列各项中作品、体裁及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 A. 《善良》 ———散文———王蒙 B. 《画里阴晴》———文艺随———吴冠中 C. 《边城》———小说———罗贯中 D. 《林黛玉进贾府》———小说———曹雪芹 10. 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高堂:父母 B. 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C. 此去经年  经年:过去的岁月 D. 强虏灰飞烟灭 强虏:强大的敌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7题(共21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①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②的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