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96598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复习课 沪科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9张PPT)

日期:2024-05-1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069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9张,数学课件,上册,八年级,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三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复习课 1.知道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应用到 解题中去; 一、学习目标 3.会对命题进行分析,找出条件与结论,判断真假,能写出它们的逆 命题; 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命题、基本事实和定理的意义; 4.会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会使用“∵”“∴”符号来证明几何 问题,深知几何语言的规范性. 二、知识结构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外角和:360° 真命题 定义 题设和结论 推论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命题的真假 三角形的分类 推论2 推论3,4 分类 命题 定义 命题构成 基本事实、定理、推论 反例 假命题 三、知识梳理 1.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 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 图形,用符号△表示; A B C 边 内角 顶点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边: 内角: 顶点: 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内角,简称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知识梳理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只要满足较小的两条线 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三、知识梳理 3.三角形的分类: 按边分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知识梳理 4.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A B C D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高: 中线: 角平分线: 重心: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三条中线的交点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 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A B C D A B C D 三、知识梳理 5.命题: 注意:(1)命题有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 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3) 命题通常是用“如果..., 那么...”的形式给出. (4) “如果p, 那么q”中的题设与结论互换,得一个新命题: “如果q, 那么p” 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 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逆命题. 三、知识梳理 (5) 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6)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的例子,称之为反例.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即可. 5.命题: 三、知识梳理 6.证明: 已知条件 结论 证明 依据定义、公理,已证定理 定理 演绎推理 证明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推导出 结论的方法 演绎推理的过程就是演绎证明,简称证明. 三、知识梳理 6.证明: 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3.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 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 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 4.分析题意,探索证明思路;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有些几何题目给出图形,这时该步骤省略) 三、知识梳理 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作辅助线,将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或一对同旁内角 证明方法: 推论1: 推论2: 外角的定义: 推论3: 推论4: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四、典型例题 例1.在△ABC中的AB、BC两边长分别是2和7,且BC为最长边;若AC边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