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本课中,以2022年版的艺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为导向,并经过深度研究教材、分析歌曲重难点、基于学生学情,精准设定教学目标为深度学习埋下伏笔。 在深度研究教材时,我发现本课编排的两首演唱歌曲均为台湾民歌,两首歌曲多个乐句结尾用了四分休止符,是对三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四分休止符的复习与巩固。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一单两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一张学习单、一个切入点(节奏)和一个共通点(台湾民歌),形成多种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融合,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探索,引导学生通过数、听、唱、创、演来感受歌曲《一只鸟仔》,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地方色彩和美,增长人文见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1.唱准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感受民族五声调式的旋律和地方色彩。(审美感知、艺术表现) 2.通过节奏的重复体验歌曲中乐句的结构,感受到每个乐句的节奏几乎完全相同;并借用此节奏特点为歌曲编创伴奏。(创意实践) 3.感受和理解台湾民歌的特色,浸润在我国的台湾人文特色音乐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台湾民歌)。(文化理解) 三、教学分析 1.对歌曲《一只鸟仔》的分析 《一只鸟仔》选自人民音乐-出卷网-小学音乐课本第六册第二课美妙童音,与本课另一首演唱歌曲一样均为台湾民歌。其中,歌曲《一只小鸟》是四二拍,五声徵调式,音域在九度内。全曲四个乐句,每句四个小节。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大二度移位,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曲式属于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完美统一。四个乐句的节奏型几乎完全相同:“X X | XX XX | X0 XX | XO O |”。歌曲两段歌词,分别表现一只失去鸟巢,找不到家的鸟仔和一只失去伙伴找不到伴儿的水鸡在水沟、田地间鸣叫的情形。歌曲中下滑音和衬词的使用,使得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2.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且有一定的乐理基础和音高概念,学唱歌曲的能力也比低年段的孩子要强许多。针对以上的特点,本人在本节课中设计各个环节均引导学生借助身体动作感知、捕捉、表现歌曲由一条相同节奏型组合,体验歌曲是由节奏的重复组合而成。在完成教学难点时,依托以音乐要素为核心的行为目标和学习内容,重塑音乐课堂的组织形态、学习方式和表达形式,促使音乐学习由语言讨论走向实践体验、由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反应、由专注技能走向多元综合。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辨下滑音、分析下滑音的唱法、唱好下滑音,唱出台湾风味,一步步地积累音乐经验、提升音乐能力、发展音乐思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学习单帮助体验歌曲中乐句的结构、为歌曲伴奏。 难点:唱好下滑音,唱出台湾风味。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音乐课本、学习单、双响筒。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数鸟仔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请你们看,老师用数字123画出了什么?(师板书画一只小鸟) 辨认出老师的简笔画小鸟。 通过有梯度、有层次地带领学生感知歌曲由相同节奏的四个乐句组成,感受音乐中乐句的结构,同事熟悉节奏,为后面唱准节奏打下基础。 师:是的,同学们的眼睛真亮,老师画的是一只小鸟,用闽南话说就是“一只鸟仔”。(展示课题) 理解课题。 师:请同学们从你们的凳子下拿出学习单和笔,根据老师用123画小鸟的办法,把学习单上的旋律上的音全都换成小鸟,看看你们得到什么?(全班共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