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25024

1.1内环境的稳态 练习(解析版)

日期:2025-05-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7506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环境,稳态,练习,解析
  • cover
1.1内环境的稳态 练习 一、单选题 1.如下图为人体某组织微观模式图,①-④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中可发生抗原与抗体结合,生成沉淀 B.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不同 C.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D.CO2排出体外的局部途径是④→③→②→① 2.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血浆 B.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CO2积累,血浆pH显著下降 D.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3.随着外界环境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内环境pH明显降低 B.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若某种成分含量高于或低于参考值,则机体一定处于不健康状态 4.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含量的2/3 C.细胞外液有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 D.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外液中 5.下列关于右图中人体体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内液,其含量仅低于② B.②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③是血浆,在四种液体中含量最高 D.④是淋巴,经淋巴循环汇入③中 6.下列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容易破裂)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但不可能含血红蛋白 B.该患者的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C.该患者内环境的pH值应比正常人的略微偏小 D.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的弱 7.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如果某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可能会引起稳态失调。下列对相关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某人长期过度节食减肥,有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B.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均的维持需要消耗能量 C.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人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与氧气不足有关 D.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3-、NO3-等离子有关 8.下图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表示( ) A.细胞内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液 9.人的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脊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 B.缺铁会引起血红蛋白量减少,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 C.红细胞有运输O2的功能,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 D.血液、组织液、淋巴液等共同构成了血细胞的细胞外液 10.下图表示人体中主要体液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直接经甲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乙和丙 C.与甲、丙相比,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但低于丁 D.甲、乙、丙、丁共同组成内环境,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11.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穿过3层磷脂分子层 C.②表示重吸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