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45695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02-03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93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国历史,2023,高教,学期,高一,中职
  • cover
2023-2024第一学期《中国历史》教案 周次:第4周 班级: 教师: 教学内容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课时 1课时 (第4周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知道秦汉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成就,能了解为社会繁荣、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了解秦汉经济文化在统一形势下的巨大发展,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联系的加强;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体会秦汉科技文化价值。 素养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文化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养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 重点 秦汉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 秦汉经济。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复习旧课】 1.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师生活动:点评作业,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PPT图片--三脚耧车 提问:猜猜图示工具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回答(略) 教师活动:耧(lóu)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旧时中国农具名。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耧车的使用加快了播种速度,对秦汉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 秦汉经济 1.农业的发展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问题:汉代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影响?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教师活动:PPT图文展示,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并讲解相关知识点。 (1)耕作工具:(西汉)铁犁(东汉)牛耕; (2)播种工具:耧车(汉武帝)加快了播种速度 (3)种植面积: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4)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秦渠、江南运河;农田水利建设:六辅渠、白渠;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 课外拓展:秦渠 在宁夏平原上,凿渠引水,灌溉农田,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秦自战国后期起,国力日渐强大。它除重视经营东方和南方外,也很注意开拓西方和北方。它先后打败了西戎义渠和游牧民族匈奴,将领土扩大到河套及其西南的广大地区。它为了巩固对这些地方的统治,除派驻重兵、营建西北长城等外,又在当地设立郡县,进行治理。 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设水利工程的作用及意义。 2.手工业的发展 师生活动:结合课本,梳理知识点。 (1)秦汉官营手工业有什么特点?P30 (2)发展:P20 秦汉时,种植桑麻,促进了丝、麻纺织业的发展 东汉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利用水力鼓风,提高了冶炼效率。 两汉时,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花纹,织出锦、绢、罗、纱等品种的丝绸;染色技术能让丝绸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课外拓展: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视频、PPT图文) 国家一级文物,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它由精缫的蚕丝织造,以单经单纬丝交织的方孔平纹而成,丝缕极细,轻盈精湛,孔眼均匀清晰,通身重量仅49克,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 直裾素纱襌衣,彰显了两千年前我国先进的缫丝和纺织工艺,而且为后世研究古代服饰提供了经典样本。 2002年,直裾素纱襌衣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秦汉纺织业的成就,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3.商业的繁荣 教师活动:根据知识点,设置抢答题,学生回答后,点评并讲解。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第二部分 秦汉科技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师生活动:材料分析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