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57544

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6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1.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课稿,2023--2024,学年
  • cover
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 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本节课我试图践行“自学 释疑 达标”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下面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分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同时也证明了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同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意义。 分析了教材之后,下面我说一说学生的情况,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学习自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生活中,学生对于光合作用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以上的学情,我试图引导学生达成以下三维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通过合作释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其中,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相应的实验的展开需要一定的组织和操作能力,自然而然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尝试着采取 组织引导,设疑解疑的教法并辅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法。 基于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 激趣导入 上课刚开始,我会将一株天竺葵带进教室,随后抛出问题,路边有很多的太阳能路灯,而我手边的这棵植物也是太阳能利用的高手,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样利用太阳能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导入了本节的新课--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样的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更深层次的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环节二 自学反馈 这一环节,我会提前一天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和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便完成导学案中规定的任务。在课上,我通过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导学目标,同时组织学生交流课前的学习成果,在互查中共同提升。 接下来是第三个环节 合作释疑 在前面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这里呢,我首先通过大屏幕出示本次实验的目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学生在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的基础上展开实验操作,在此期间,我积极的进行巡回指导,同时温馨提示学生,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学生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把天竺葵提前放在暗处一昼夜,为什么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脱去绿色的叶片遇到碘液有什么变化?几分钟后,鼓励小组派代表上台表述出讨论的结果,原来,放置一昼夜的黑暗是为了将叶片内的淀粉耗尽,而用黑纸片遮盖起来一部分是为了分清实验组和对照组,脱去绿色的叶片,见光的部分遇到碘液变蓝,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通过以上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通过这一环节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深层次学习。 随后进入第四个环节 堂清检测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媒体出示多层次的随堂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结合典型错例,“生帮生”纠错落实。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是最后一个环节 总结延伸 鼓励学生畅谈本节所获,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呢?这既是对本节知识点的及时巩固,又是对我教学的一种反思。 随后,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光合作用发现史的科普视频,适时的向学生渗透科学教育史的思想。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下面我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所谓板书设计就是一节微型教案,而本节课的板书,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师生的共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