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60627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单元教学课件(共54张PPT)--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41141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一,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明探源 何以中国 天下归一 早期中华文明 国家认同 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和巩固 魏晋:民族冲突与交融 华夏初始·民族交融·多元一体 民族交融 文明探源 46亿年前, 地球诞生 2亿年前, 爬行动物诞生 3000万年前, 类人猿诞生 300万年前, 直立人诞生 30万年前, 早期智人诞生 5万年前,晚期智人诞生 1万年前,现代人诞生 元谋人 北京人 蓝田人 金牛山人 马坝人 山顶洞人 尼安德特人 文明探源如何探?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 传世文献“真” 传世文献“伪” 出土材料 ”真“ 出土材料 “伪” 证明古书之某部分为实录 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 × × 真?伪? 探遗址! 考古发现!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生活状态 从事渔猎和采集 过着群居的生活 已经学会使用火 分布特点 沿河分布 满天星斗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生活状态 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生活逐渐稳定;村落定居 典型代表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从满天星斗趋向于中原中心 分布趋势? 文明的起源——— 旧石器遗址 新石器遗址 共性 大河文化 粟稻种植 内陆文化 敬天祭神 部落文化 血缘家族 玉石文化 图腾崇拜 多源性 统一性 分布广泛 多元一体 自然在塑造文化,但文化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同时,不同区域人类文化的彼此交错与融合才是发展的主流。 ———整理自费尔南德兹《世界 一部历史》 多样的地理环境共同构成了中华大地这样一个外有自然屏障、内部自成体系的独立生存空间 一体的地理空间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向内发展的内聚力,决定了各民族相遇、相知、相融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多元 一体 生存空间 各民族在地域分布上并非区划齐整、界限分明,而是犬牙相错、杂居共处而又相对聚居。 汉族居住的地方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有汉族居住,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聚居或散居,有些自治地方直接在行政区划名称上冠以多个民族,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生存空间 多元一体 私有观念、私有制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一旦出现在氏族内部,就产生巨大的离心作用,并在产品交换、部落之间的战争中不断扩大,从而加速原始公有制的崩溃。 —朱绍侯 齐涛《中国古代史》 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 阶级 分化 统治者 国家的产生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结果,掌握大量财富的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特权,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压迫被剥削阶级。 —《中外历史纲要学习精要与史学导读》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剩余 产品 贫富 分化 被统治者 阶级 矛盾 征服者 被征服者 部落 战争 公共权力 政府 军队监狱 古国产生 仰韶文化 炎帝 皇帝 部落、酋邦 龙山前期 颛顼 帝喾 邦国的草创期 龙山后期 尧 舜 禹 邦国 三皇五帝多种说法 多元一体 民族构成 黄帝 轩辕氏 炎帝 神农氏 游牧部族 VS 农耕部族 大禹治水 生存空间的内部差异决定了人们经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农耕、游牧、渔猎、采集等经济方式共存于中华大地。各地区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存在不同程度的互辅和相互依赖,有着广泛的产品交换和文化交流,如茶马互市、茶盐互市等。 不同经济生活方式间也并非泾渭分明。相邻的经济生活方式中间有过渡带,这里的人们可以兼营两种或者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