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8901

2026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6974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期,试题,历史,次月,第一,2026届
  • cover
海南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第1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II两部分。单项选择题1: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图是海南陵水桥山遗址出土的史前人类使用的磨制石纺轮。这可用来说明,海南() A.石器时代人们嗜好装饰品 B.新石器时代纺织业的发展 C.先秦时期奴隶的辛勤劳作 D.旧石器时代农耕生活水平 2.根据如表所列材料可知,西汉初匈奴能够对汉朝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材料 来源 汉高祖刘邦率兵三十二万反击匈奴,轻兵冒进被围。 《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 《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总人口约五六十万。 《中国人口史》 匈奴之“长技三”:马匹优良,“且驰且射”,“饥渴不困”。 《汉书·晁错传》 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汉书·陈汤传》 A.兵多将广 B.长于骑射 C.人口众多 D.武器坚利 3.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既要归功于中国方面汉武帝的经略西域、张骞的万里凿空,也与希腊方面亚历山大东征以及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密切相关。正是这种中希方面的相向而进才“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贯通了这条连接中西、影响深远的千年之路。据此可知() A.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B.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 C.文明的不断对外拓展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D.贸易活动依托于国家开辟的商业路线 4.北魏兰陵长公主遭驸马刘辉殴打致流产,朝廷就如何判处刘辉展开激烈辩论:一方以尚书省官员为代表,坚持以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以杀子罪判处四至五年徒刑;另一方则是代表灵太后意志的门下省官员,主张以谋反大逆罪判处死刑。最终皇帝下诏支持门下省意见。这一判决表明() A.男尊女卑传统被打破 B.法律儒家化过程曲折 C.皇权受门阀士族威胁 D.门下省司法职能增强 5.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章句好尚,互有不同”。隋灭陈后,朝廷令南北儒生“讲论得失”;唐初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成为官方经学定本。这些现象反映了() A.政治形势推动了文化的整合 B.民族交融有利于儒学的复兴 C.科举制带来了学术的实用化 D.士族衰落促使儒学回归传统 6.下表为唐代不同时期部分州府的赋税数据(单位:万贯)。据此可知唐代() A.安史之乱导致中原经济崩溃 B.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C.国家财政对南方的依赖加深 D.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 7.下图分别是隋时期运河图与元代运河、海运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交通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不断加强 C.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8.北宋前期在今河北中部一带建造壕沟、修建水田,“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七十里”,“收地利以实边,设险固以防塞”。其目的是防御() A.吐蕃 B.西夏 C.金 D.辽 9.北宋元丰年间,转运使张峋向朝廷举报提点刑狱司官员王临 审理案件中存在拖延违规、检举弹劾官吏不实等问题,经调查属实后,朝廷将王临撤职。这一事件反映了宋代() A.台谏系统独立行使监察权 B.地方监察依赖上级考核 C.提点刑狱司掌地方行政权 D.监司互察强化中央集权 10.起源于元朝末年苏州府的昆曲,到了明中叶,融合南曲和北曲的优点,发展成一种细腻优雅的水磨调,以笙、箫、琵琶、笛伴奏,博得了大众的欢迎和文人的喜爱。昆曲的发展表明() A.中小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古代戏曲艺术趋于成熟 C.文人与市民的喜好趋同 D.经济变化影响文娱生活 11.正德年间,王守仁提出了直接诉诸人的道德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而且声称“与愚夫愚妇相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相异的,是谓异端”。王阳明的这些言论()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B.能够激发个体意识觉醒 C.关注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