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83769

第6章 燃烧的学问 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203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九年级,化学,初中,2013,改版
  • cover
第6章《燃烧的学问》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接连装置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入稀硫酸 ④加入锌粒 ⑤收集氢气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④③⑥ 2.甲醛(CH2O)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不合格的家居用品或装修材料中常常含有甲醛,损害人体健康。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甲醛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B.甲醛是氧化物 C.甲醛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甲醛分子中的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3.2022年9月16日15时48分,长沙市芙蓉区电信大厦发生重大火灾,整栋楼持续燃烧,现场浓烟滚滚。虽然最终大火得以扑灭,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却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尽快递离火场乘坐电梯下楼 B.逃生过程中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C.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D.着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 4.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B. C. D. 5.下列反应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利用太阳能发电 B.干电池放电 C.给手机电池充电 D.电解水 6.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风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煤、石油和乙醇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电动汽车推广使用不但保护环境且节约化石能源 7.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通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A.选矿前先点火检查 B.准备灭火器材 C.通风并严禁烟火 D.戴呼吸面罩 8.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点燃 B.通过足量的水 C.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9.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 B.面粉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10.学习化学可以增强科学风险意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后才能排放 B.在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风 C.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不会发生爆炸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嘴可以吹灭蜡烛火焰,因为隔绝了氧气 B.炒菜时用炉火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C.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主要是为了防止粉尘爆炸 D.若发现燃气灶火焰变黄、锅底变黑时,可以调大燃气灶的空气进风口 12.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A. B. C. D. 13.PM2.5标准用于公布空气质量。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露天焚烧秸秆 B.用煤作燃料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氢气作燃料 14.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5.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试管和量筒都可以作反应容器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D.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 二、填空题 16.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