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90698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476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习学,2023,2024,学年
  • cover
第三单元———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期末复习敲重点 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 1 通过学习本单元作品,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2 通过诵读诗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3 学习本单元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经典诗歌作品,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 4 在学习本单元作品的基础上,联系对既往文学作品的学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写一篇文学短评。 第二步:单元学习重难点 本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李白驰骋想象的豪迈,杜甫登高望远的悲凉,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表现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苏轼、辛弃疾词的豪放,李清照词的婉约,则展示出宋词不同的审美追求。 《短歌行》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归园田居》(其一)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诗人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记梦为由,抒写了诗人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琵琶行并序》通过对琵琶女的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词人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北固亭,感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 《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描写词人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词人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七种常考诗歌题材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景)抒怀诗七种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因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人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 1.咏物言志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 涵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内 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②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标 志 ①从对象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内韵,精神进行吟咏。②从题目看,或以所咏之物为题目,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情 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2.羁旅思乡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 涵 作者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内 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