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98849

小学语文国学知识拓展杜荀鹤《小松》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66040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小学,语文,国学,知识,拓展,杜荀鹤
    (课件网) 一、谈天说地(导入古诗) 二、古诗来袭(古诗讲解) 三、深思熟虑(古诗问答) 四、古诗拓展(学唱歌曲) 谈天说地 让我们来谈天说地,猜猜今天要学的古诗 若谷,你喜欢松树吗? 喜欢。 我们来画一画吧! 好的。 古诗来袭 让我们来谈天说地,猜猜今天要学的古诗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凌云 时人 凌云木 蓬蒿 刺头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长满松针的( )长在( )丛中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 )高出了许多。 ( )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 )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 )。 杜甫 杜荀鹤 杜牧 杜审言 杜甫 杜审言 杜牧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长满松针的小松树长在深草丛中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松树为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和地盘松。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因此,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常年不死。 深思熟虑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问题你会不会答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创作背景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诗情与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里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我来歌唱 有关这首诗还有一首歌呢 后会有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