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测试卷(一)附答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面保护土壤和环境行为不正确的是( )。 A. B. C. 2.瓶装饮料不装满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作失误 B.为了好看 C.为了防止热胀破裂 3.“零下8摄氏度”的正确写法是( )。 A.8℃ B.—8℃ C.0下8℃ 4.把压瘪的乒乓球浸入开水中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这是因为( )的热胀冷缩。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5.( )改进了造纸术。 A.达尔文 B.李时珍 C.蔡伦 6.下列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东北虎 B.鸡 C.小丑鱼 7.( )不是鸟类。 A.燕子 B.鸭子 C.蜻蜓 8.要知道一杯水有多少体积,选择( )来测量。 A.天平 B.量筒 C.温度计 9.纸风车能转动起来,说明( )。 A.纸风车质量好 B.空气是流动的 C.人为的 10.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大豆 1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都会留有一条缝隙,这样做的原因是( )。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12.下列工具中( )可以称打足气的皮球的质量。 A.天平 B.尺子 C.量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 )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摄氏度。 14.在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加热袋中的( )时,用手触摸袋子的外壁,感觉到袋子( ),松开双手,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 )。 15.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16.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 )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摄氏度。 17.下图中,用三个一样的漏斗做对比实验,分别装入同样多的壤土、砂质土、黏质土;同时向漏斗内倒入同样多的水,过一段时间观察下面水杯里的水量。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由强到弱排序是:( )、( )、( )。 18.( )是植物生存的基础。 19.(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0.液体有确定的体积, 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容器。这种仪器上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21.黏质土的渗水性比沙质土和壤土的都好。( ) 22.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植物对土壤没有保护作用。( ) 23.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 ) 24.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要浸入水中。( ) 25.用金属作电线是因为它易传热的特性。( ) 四、连线题(每题2分共12分) 26.把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形态或性质用线连起来。 液体 石头 有确定形状、体积 气体 水 有确定形状,无确定体积 固体 空气 无确定形状、体积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27.农民伯伯用手捏一捏就知道土壤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28.下列生活中现象与你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系,将序号填写在方框中。 ①烧水时水不能装满 ②饮料都不装满 ③夏天车胎打气不能太鼓 ④高压线冬天绷紧 ⑤灌热水后,暖瓶的塞子跳出来 固体热胀冷缩 ( ) 气体热胀冷缩 ( ) 液体热胀冷缩 ( ) 六、实验题(共20分) 空气的研究。小明同学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如图)。 29.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杯子内装满水 B.杯子内没有一点水 C.有少量水进入杯子 30.实验中还能观察到( )。 A.纸湿了 B.纸没有湿 31.如果上述实验中,纸没有湿,说明( )。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重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32.如果小明的杯子底部有一个破洞( )。 A.纸一定会湿 B.纸一定不会湿 C.无法确定纸会不会湿 七、 综合题(共8分) 造纸与环保 小刚利用废作业纸重新造纸,他进行的操作有: ①用搅拌机将废纸和水打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