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志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与分析 (1)知识与技能 《标志设计》是初中美术第14册第11课(人美版)的内容本节课是一门实用性的很强的设计艺术课,标志的分类、标志的构成形式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它要求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课以大量的标志为主线,利用多媒体课件及以演示,辅以主动的讲解,使学生明白标志的分类,构成形式等基本知识,采用学生设计标志的方式,使学生从标志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动力,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创造和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做出合理的想象和大胆的设计,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的创造能力。 以实例为线索,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深刻理解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及美术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关心周围事物,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更加热爱生活的意识 2、重点难点的分析 标志设计属工艺美术图案创意课,实用性很强,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标志的特点和构成形式,它对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标志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难点定为创意设计 3、教学多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采用多媒体演示标志的分类,构成形式,特点,增加了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学生情况分析 (1)现有知识储备: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地段,学生对标志知之甚少,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接受都很慢 (2)学习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强,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等方面欠缺。 (3)学生心理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和积极性高 二、教学构思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生活中有一种图形符号,既普通又很特别,不论国界,不论语言,不用文字说明,都能理解明白,设置敬仰,赞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结论,“标志”,你在那些地方见到过标志,你认为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设计意图: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新课,增强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迫切性,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标志导入课题显得自然而亲切,顺利地揭示课题,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油然而生。 2、尝试探究师生互动 教师出示标志让学生思考标志的分类,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表扬。接着,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标志的构成形式和特点,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使大多数的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教师调动学生进行反复尝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拓宽探索开放训练 让学生进行设计练习,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把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4、作品展示,师生互评 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概括升华,使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有了正确的分析,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视角分析作品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开拓创新,渗透德育 在标志的展示上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比较新颖的图片,如非常6+1,李宁标志,中央8台的标志,还有交通标志,“人行横道”“注意儿童”等,采取学生抢答饿形式,加深学生记忆,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切入第一个德育,展示“北京申奥会徽”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为国争光,为奥运奉献力量,切入第二个德育点,渗透素质教育新理念。 三、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设置问题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多媒体 展 示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