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23521

【提升训练】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素能测评(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2464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素,测评,元素,第七,提升,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升训练】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素能测评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1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9分)   村口河边有一棵róng shù(   ),我喜欢在树下,看春天lí míng(   )时天边的hóng yùn(   ),看夏天qī hēi(   )夜晚飞来飞去的yíng huǒ chóng(   )。那是多么xián yì(   )啊!若是遇上zhǎng cháo(   ),那mù zhuāng(   )一样的树根和树枝便会没进水中,只露出shù shāo(   )。 二、 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鸟窠(kē) 凛冽(lǐng) B. 嫉妒(jì) 船桨(jiǎng) C. 袅袅(niǎo) 狭窄(zhǎi) D. 河畔(bàn) 悄然(qiǎo) 2.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稍微 未免 不可计数(计较) B. 降临  走郎  心旷神怡(快乐,愉快) C. 纠正  碳火  应接不暇(悠闲) D. 大雁  画眉  比翼而飞(紧靠,挨着) 3. 《月迹》写中秋之夜兄弟姐妹在奶奶的指引下共同寻找月亮的事。作品感情基调温馨、融洽、积极向上,下列诗句中意境与它最相似的一项是(   )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无数的萤火虫在河边翩翩飞舞。 B.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C.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D. 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B. 奶奶说:“是桂树。” C. “奶奶,上面有人吗?”三妹问:“是什么样的人呢?” D.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6. 下列诗句中,与《长相思》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 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下列不是描写夏天景色的诗词句是(   ) A.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C.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折射出宇宙的奥秘;      ,奏起了清脆的乐曲;      ,撑起了高傲的脊梁;      ,带来了一天的希望。 A. 点点繁星 潺潺流水 巍巍高山 缕缕霞光 B. 点点繁星 缕缕霞光 潺潺流水 巍巍高山 C. 缕缕霞光 潺潺流水 巍巍高山 点点繁星 D. 缕缕霞光 点点繁星 潺潺流水 巍巍高山 9. “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往往能够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场景。下列诗词句中,没有运用这种写法的是(  ) A.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B.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0. 下列句子描绘的景象,与括号里的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一致的是(  ) A. 月光从天空中泻下来,洒在静静的农舍上,田野里偶尔传来“呱呱”的蛙声,给乡村的夜晚增添了不少情趣。(应接不暇) B. 山坡上那大片的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树叶随风摇动,闪闪发亮。(金碧辉煌) C. 我们几个小伙伴有说有笑地登上山顶,放眼望去,白云悠悠,山清水秀,这番景象让我们的心情无比舒畅。(心旷神怡) D.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争先恐后) 三、 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比(   )而飞 不可(   )数 无边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