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36299

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预习单(有答案)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17次 大小:908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预习,答案
  • cover
文言文二则 会写“哉、巍”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补充”说出自己 的感受。(重点) 4.能用自己的话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难点)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议论中引证了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 《书戴嵩画牛》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人物介绍: 伯牙,春秋时期琴师。据《乐府解题》载,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 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作曲,后世传此曲为《水仙操》。 锺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记载了伯牙探亲回家时,在江边鼓琴,锺子期正巧碰见,因志趣相投,两人成了至交。 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结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戴嵩,擅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之得“野性筋骨之妙”。代表作有《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等。 2、拓展延伸: (1)描写音乐的词语:荡气回肠天籁之音余音袅袅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曲终奏雅 (2)描写友情的词:高山流水志同道合 莫逆之交 情同手足 肝胆相照 契若金兰 (3)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王安石《伯牙》 1、读准字音,对于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工具书,给字注音;若是多音字,借助插图、对照注释、结合整句诗的意思判定,将多音字写在旁边。 2、读通诗句,用“ ”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关注课本上的注释或查看资料书,记录重点字词的意思。 1、给本课生字在括号里标上拼音,口头组词,并且把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两遍。 哉( ) 巍( ) 弦( ) 锦( ) 曝( ) 矣( ) 2、正确的读音我会选(用“√”)。 少(shǎo shào)选 汤汤(tāng shāng)乎若流水 处(chǔ chù)士 好(hǎo hào)书画 曝(bào pù)晒 所宝以百数(shǔ shù)   3、词语我理解。 鼓: 。 志: 。 太山: 。 善哉: 。 巍巍乎若太山: 。 少选: 。 汤汤乎若流水: 。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处士: 。 所宝: 。 锦囊玉轴: 。 拊掌: 。 搐: 。 股: 。 乃: 。 掉: 。 谬: 。 然之: 。 对照注释、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了解诗意。尝试写出诗的大概意思,若 完成不了,做好标记,课堂上解决。 1、用自己的话说说《伯牙鼓琴》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书戴嵩画牛》的大意。 1、文言文的划分节奏要按照文言文的大意和音调来判断。节奏划分用符号“/”来表示。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