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60406

【核心素养目标】鲁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下 2.3《家乡的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20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442418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课件,家乡的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六下,综合实践活动,核心
    (课件网) 第6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 合 实 践 【鲁科版】 六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素养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04 05 课堂练习 06 目录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价值体认: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责任担当:认识到自己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题解决:通过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创意物化:通过理解、陈述等方式,表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创意表达的能力。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家乡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山东大鼓、柳子戏、山东琴书、崂山民间故事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保护和利用好它们。怎样保护好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新知讲解 问题与思考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 ②参与非遗传承活动。 ③保护文化遗产。 ④传承非遗文化。 ⑤创新发展非遗文化。 ⑥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新知讲解 怎样才能保护好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①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宣传和推广。 ③参与传承活动。 ④保护和传承。 ⑤创新发展。 ⑥加强法律保护。 实践与体验 新知讲解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并自觉遵守。 实践与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新知讲解 小资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是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标志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内部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隐含“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寓意。标志图形传达出古朴和质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另一方面彰显了我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向前的时代精神。 实践与体验 新知讲解 实践与体验 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 白蛇传传说、孟姜女传说、西施传说、董永传说等民间传说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查阅有关书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并讲给同学们听。 新知讲解 实践与体验 视频:石海老人的传说 新知讲解 “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倡议 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撰写一份“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倡议大家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实践与体验 新知讲解 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亲爱的家乡人民: 大家好! 我们身处的这片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孕育出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我们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