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66157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期末评估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848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生命,评估,期末,之源,上册
  • cover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期末评估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O2含量的差别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区分硬水和软水 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过滤可以使硬水变软水 C.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 D.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 3、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用于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D.反应后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1:1 4、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征。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 ②反应物、生成物 ③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④反应的微观过程 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②④⑥ 5、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时间 甲 乙 丙 丁 t0 45 20 25 10 t1 25 b 41 c t2 5 6 d 32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B.b=13 C.t2时刻,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5∶32 D.若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64、44,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6、下列项目所涉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项目 化学知识 A 垃圾分类回收 空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 B 体育锻炼后喝淡盐水 氯化钠由原子构成 C 霓虹灯发光造“美景” 氖气灯发红光产生新物质 D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水 明矾生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A.A B.B C.C D.D 7、下列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 B.用肉眼观察即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水一定是软水 8、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大小 B.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 C.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验证蜡烛燃烧产物中有水生成 9、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C,15g A和足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20g C。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32 B.64 C.96 D.128 10、归纳、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分析下列反应,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①2H2O2H2↑+O2↑ ②CaCO3CaO+CO2↑ ③2HgO2Hg+O2↑ A.反应①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 B.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以上反应基本类型均为分解反应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进行蒸发实验操作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内 C.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标签应该对着手心 D.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电解时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于氧气质量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3、“宏观—微观—符号—量”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科学家发现了能高效、持久储能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宏观物质看:液态Z可用于制冷 B.从微观变化看:反应经历了原子重组 C.从符号表征看:Y的化学式为NH3 D.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