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68500

活动课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的演进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95256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活动课,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家国情怀 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历史 学习目标 1. 唯物史观:明确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和不同阶层挽救民族危机,国家命运的行为。 2. 时空观念:通过观察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疆域图,回顾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发展和巩固的,进一步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 3. 史料实证: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 家国情怀:通过所学,感悟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协同发展的国家,了解在历史长河中,部分文物颠沛流离,树立早日带文物回家的责任意识,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目录 CONTENTS 山河破碎飘零路 万山无阻归家路 壹 贰 叁 天下大同繁盛路 一、民族融合:多元治理 【小组合作】:结合课本,自主梳理填写出古代不同时期对于边疆和少数民族的管理措施 一、民族融合:多元治理 【小组合作】:结合课本,自主梳理填写出古代不同时期对于边疆和少数民族的管理措施 【自主思考】从秦汉到明清历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 (1)进行册封: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册封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2)民族战争: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 (3)会盟和议: 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的“绍兴和议”。 (4)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 (5)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新疆;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明朝的羁縻卫所与土司。 (6) 民族迁徙:魏晋时期“五胡”内迁,杂居、通婚、生活习俗影响。 (7)经济往来:宋代榷场,明朝在边境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 (8)和亲:西汉与匈奴和亲、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政治 经济 文化 材料3:乃分处(匈奴)降者于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一、民族融合:加强统一 材料1:乃分处(匈奴)降者于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材料2: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地理志》 材料3: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 材料4:清政府则要求内属蒙古“官不得世袭,事不得自专”。 ———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 因俗而治:中央间接管理 直接行政统治:边疆内地逐渐一体化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推动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 材料1:(屯田卒)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 材料2:通过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的供给,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 ———杜君立《历史的慰藉》 思考:据材料1、2,分析汉代屯戍和明代茶马互市政策发挥了什么作用? 一、民族融合:经济互利 明朝茶马互市的信符 作用: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经济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2: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 一、民族融合:文化互鉴 材料1: 儒家和亲的终极目的不止于和平,而是同化与臣服。 ———王泉伟《构想天下秩序:汉代中国的对外战略》 材料3: “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 ———乾隆称赞满蒙联姻 罢战言和,单向汉化 姻亲同盟,天下一家 怀柔和好,文化互鉴 作用:加强民族间友好往来,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