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76236

4.2《怜悯是人的天性》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675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怜悯是人的天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3.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4.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学习过程】 一、作者介绍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当过学徒、仆役、乐谱抄写员等。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论科学和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逃亡瑞士。1778年在巴黎逝世。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平等。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他返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影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音乐辞典》等。 二、典型事迹 卢梭的拒绝 法国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演出后,给予很高的评价。第二天,使臣来到了卢梭的住所,宣布国王要召见他,并且要赐给他一份年金。有了一份国王赐予的年金,就等于有了一份有保障的固定收入,这对于居无定所、入不敷出的卢梭来说不啻于天大的恩赐,可是谁也想不到卢梭却断然拒绝了。 三、写作背景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 四、时代大事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基督教会,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17至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伏尔泰大胆揭露、讽刺法国旧制度的弊端,向愚昧无知宣战,其著作影响了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宪法。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猛烈地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原则。卢梭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宣扬人生而自由,而要实现自由,就离不开平等。在法国,与卢梭大约同时,还有一批思想家,曾经共同编纂百科全书,因而被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以唯物论为思想武器,与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作斗争。 五、《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革命运动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主要阐述的命题就是: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枷锁就是国家。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人生而自由与平等,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来建立国家,国家就是人民契约的结合体。 六、文本初读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空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