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歌曲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的热爱,通过对比教材的学习延申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并通过教材的延伸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蒙古民族风情,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同时通过歌曲演唱、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其对音乐的兴趣。 【设计理念】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本课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以及简单的蒙古族舞蹈,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和体验蒙古族歌舞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演唱实践活动中,采用听说、读、模唱、跳、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逐步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整个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来表现自己、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并能加入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2.能够尝试为歌曲进行多声部创编,在创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欣赏《吉祥三宝》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歌曲第三乐句中的八度大跳音程。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在音乐中随老师模仿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营造学习氛围,为歌曲教学做好铺垫。) 一、激趣导入 推开音乐的大门,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音乐里不仅有好玩的骑马游戏,还有有趣的故事呢。 (设计意图:将耳熟能详的儿歌通过游戏的方式,变成用不同节奏逐渐叠加的三声部,为歌曲三声部的创编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 初听歌曲,你的面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复听歌曲用舞蹈动作感受蒙古族音乐特点。 3.观看视频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4.按节奏读歌词亲爱的同学们,请身体前倾,两腿分开,伸出小手,让我们一起骑上小马和老师一起奔跑吧。 5.学唱歌曲 ①旋律模唱学生跟琴,用 la音模唱旋律。 ②感受旋律的起伏伸出小手跟着老师边画旋律线,边用 la音模唱。 ③填词演唱学生尝试加入歌词演唱。 ④处理重、难点重点学习第三乐句中的八度大跳音程。 ⑤接龙演唱师生接龙唱 (设计意图:以红绿灯的游戏形式,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 ⑥完整表演歌曲加上舞蹈动作和欢快的心情一起边跳边唱。 三、创造表现 加入固定音型为歌曲伴奏,体会多声部的丰富性。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巧妙的逐渐叠加多声部,给歌曲增添艺术魅力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欣赏《吉祥三宝》 (设计意图:通过声势来更好的感受歌曲《吉祥三宝》带给我们的幸福与欢乐。) 五、结语 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吧!最后,让我们带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自豪、自信,一起快乐的歌唱吧!同学们再见! 《草原就是我的家》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观察到,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情绪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高涨,快乐地歌唱舞蹈,通过“看———说———听———唱———演”的教学活动,一步一步加深对 “蒙古族”的了解。特别是他们高歌的同时骑马表演,仿佛是真的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蒙古族儿童骑上小红马奔驰草原的情景以及他们对草原、家乡深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