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1830

201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3 叙事文阅读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502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201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 cover
备战2015年中考二轮讲练测 专题13:叙事文阅读(讲案) 一讲考点———考点梳理 中考阅读考查的叙事文主要是记叙文,其次是 文学体裁小说。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中考中记叙文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主要为主观性试题,多数题目的答案要求用文字来表达,不追求唯一性和标准化。但也有一定数量的选择题,以保证知识的覆盖面和考查评分的客观性。 叙事文阅读考查包括如下内容:辨析记叙的要素 、顺序,明确其作用;理解记叙与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能整体感知课内外阅读材料的内容,准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清楚作者行文思路;结合语境准确揣摩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其艺术手法能进行必要的赏析和评价。总之,记叙文阅读的考点较多,下面对主要的考点作一梳理。 1.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结果。此考点一般不单独考查,而是结合其它考点如“概括文章内容”一起考查,根据对记叙要素的了解来概括文章内容。 2.叙述顺序。顺叙、倒叙、 插叙。三种顺序中好考到“插叙”。“插叙”是指文章顺叙内容之中不按顺序的事件发生的顺序而插入的情节内容,一般是为了补充有关情节,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丰富故事内容。 3.记叙线索。叙事的线索为起贯穿全文串 联情节的某物某人某细节,有:(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4)以人物为线索;(5)以见闻为线索;(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4.表达方式。叙事文中常用的是“叙 述”“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这是叙事文阅读查考中常考的重要考点,最好考到的是“描写”,即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 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 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5.概括内容。概括全文内容 或某一段内容。这是常考考点,一般是阅读段的第一小题。写人写事的记叙文一般是概括故事情节,有的要求简单地概括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的内容复杂的记叙文要概括主要情节,要简要地叙述。 6.归纳中心。归纳中心与 上一考点概括内容不同,概括内容是回答写了什么,归纳中心是回答为什么写,即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它的表达方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所以,在考查时要注意题目提问点,针对问题解答。 7.分析形象。记叙文大多以叙事写人为主 ,人物形象是文章的核心。记叙文阅读考查中常有分析人物形象题,有的仅要求点明人物形象的特点,有的则要求根据情节内容结合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多方面的形象特点。 8.理解词语含义。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 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记叙文阅读考查中一般要求针对环境描写或人物描写精彩句子中的字词作“表达作用”方面的分析,而不是简单的解释词语。 9.分析句子作用。与上考点的查 考目的与方式类似。考查的句子一是在文章的结构上有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句子和过渡(承上、启下、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