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26710

11.1电荷 摩擦起电 教案 2023-2024学年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日期:2025-02-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93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1,电荷,摩擦,起电,教案,2023-2024
  • cover
电荷 摩擦起电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荷的两种基本类型:正电荷和负电荷。 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电荷的转移。 掌握判断物体带电的方法:验电器原理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和过程。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荷的概念、摩擦起电的实质和判断物体带电的方法。 难点:理解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转移和守恒。 三、教学器材 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验电器、细线、纸屑等。 多媒体课件,包含电荷和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演示。 四、教学过程 【导入】(约5分钟) 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静电现象?(如冬天脱毛衣时的火花、梳子梳头发后吸引纸屑等) 引出课题:电荷与摩擦起电。 【新课讲解】(约15分钟) 电荷的概念: 讲解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强调电荷的守恒性: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 摩擦起电现象: 演示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的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摩擦后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的实质: 讲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强调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守恒性。 判断物体带电的方法: 介绍验电器的原理及应用: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演示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实验。 【实验探究】(约20分钟) 实验一:探究摩擦起电的实质 实验器材: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验电器。 实验步骤: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用玻璃棒靠近纸屑观察现象。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用橡胶棒靠近纸屑观察现象。 分别用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变化。 实验分析: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都带上了电荷,它们能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摩擦后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会带电?电荷是从哪里来的? 实验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器材:细线、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 实验步骤: 悬挂一根细线,下端系上带电的玻璃棒。 用另一根带电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用带电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学生活动】(约5分钟)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讨论摩擦起电的实质、判断物体带电的方法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分享交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总结并点评。 【巩固练习】(约5分钟)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C.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负电 D.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带正电 填空题: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电荷。 验电器是利用____的原理制成的。 简答题: 请简述摩擦起电的实质和过程。 如何利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请简述操作步骤和现象。 五、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实验探究、学生活动和巩固练习等环节,系统地呈现了电荷与摩擦起电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动手实验和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对电荷和摩擦起电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实验探究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亲身体验了摩擦起电的实质和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 教学效果反思: 通过本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