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化学与能源开发同步练习 1.下列有关能源问题的说法错误是( A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推广太阳能、风能使用可缓解温室效应 C.目前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D.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2.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 是( A )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制氢气 B.以焦炭和水为原料制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C.用炽热的铁水和水反应制氢气 D.由热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制氢气 3.人类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C ) A.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 C.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 D.白炽灯泡通电放出的热量 4.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第4题图 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C.煤燃烧产生的N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 5.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 A.倡导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 6.下列供能设施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 A ) 7.[2023秋·阜阳期末]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7题图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都不变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4∶1 8.[2021·常州]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甲醇(CH3OH)—氢气能源体系如图的研究。下列关于该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第8题图 A.该研究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 B.有望解决氢气应用中存和输送的瓶颈问题 C.经压缩机形成高压氢过程中分子间空隙变小 D.原位制氢过程指将CH3OH分解成H2和CO2 9.[德州中考]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使用了高效能的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液氧是无色的液体 B.氧气液化时氧分子体积变小 C.氧气是一种高能燃料 D.氢气燃烧产物不会产生污染 10.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第10题图 A.该流程可实现太阳能向氢能的转化 B.制得H2中氢元素最初来源于水 C.反应Ⅱ中,每消耗98 g硫酸就能产生32 g O2 D.所有涉及的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3种 11.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采用氢作为燃料、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有科学家预测未来的10年世界将进入氢能源时代。固体MgH2作为一种储氢介质,遇水时可生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以下说错误的是( B ) A.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单质 C.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12.[2022·湘西]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B ) A.物质燃烧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伴随着能量变化 B.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车用乙醇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13.我国空间站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