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3290

七年级语文下册《雨的四季》学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298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语文,下册,雨的四季,学案
    23雨的四季 课前热身 温故知新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文章,领略文章语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雨的美。 学习目标 有的放矢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重点) 2.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难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在反复朗诵读中品味其内涵。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重点) 指点迷津 授之以渔 积累词语 朗读体悟 合作探究 涉及考点 形成网络 春雨图 美丽、娇媚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夏雨图 热烈、粗犷 秋雨图 端庄、沉思 冬雨图 自然、平静 教学流程 一 未雨绸缪 1.走近作者 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bāo( ) 浇guàn( ) 静mì( ) 高邈( ) 莅临( ) 池畦( ) 二 课堂探究 1.自主学习: (1)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本文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来表现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 2.合作探究: 探究一:作者把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你如何看? 探究二:将题目“雨的四季”改为“四季的雨”是否可以?为什么? 3.成果展示 各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结果。 4.质疑解疑 5.画龙点睛 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去描绘雨在春夏秋冬的不同画面,生动而典雅,特别注意语言的变化,不重复。如在写四季的雨,在点明季节时特别注意到变化。写春雨,直接入题“春天……”;写夏雨,“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写秋雨,“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写冬雨,“也许,到冬天来临……”既与上文联系紧密,又毫无拖沓之感。另外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也使文章增添了许多魅力,把雨在不同季节里的情态和特点刻画得生动形象。 6.平行训练 1.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花苞(bāo) 绿茵茵(yīn) B.粗犷的(kuǎng) 斗笠(lì) C.睫毛(jié) 静谧(mì) D.高邈(miǎo) 莅临(lì) 2.指出下列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3)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3.排列句序。 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⑤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三.提高拓展 读山 张腾蛟 群群的山峦如部部丰厚的卷册。 迤逦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 裸其奥义,隐其真髓,于大地之上。 我,乃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