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37326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359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词,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
    燕歌行(并序) 同步练习 1.下列画横线的字,字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 元戎 壬戌 戍守 戊申 B. 横行 蛮横 横竖 横死 C. 逶迤 委托 推诿 萎缩 D. 草腓 绯色 徘徊 霏烟 【答案】A 【详解】根据字音规范,A选项“元戎( rónɡ)”“壬戌( xū) ”“戍( shù)守”“戊( wù)申”。 2.对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边庭飘飖那可度 B. 玉箸应啼别离后 C . 摐金代鼓下榆关 征人蓟北空回首 【答案】C 【详解】C选项“摐金伐鼓下榆关”。 3.下列诗句的表达技巧,表述错误的是( ) A.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对偶) B.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用典) C.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 D.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反问) 【答案】B 【解析】B选项为“借代”,“烟尘”代指“战争”,“汉家”“汉将”代指“唐”。 4.以下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高适,字达夫 ,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B.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C.《燕歌行》是今体诗,一般写我国北方,以今天北京以北的燕山一带的战事。 D.《燕歌行》小序部分的“开元”,是指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答案】C 【解析】《燕歌行》是古体诗。 5.下面关于高适的《燕歌行》一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前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 B.“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 C.本诗主题雄健激越、慷慨悲壮,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 D.本诗叙写边战,重点在于民族矛盾以及讽刺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 【答案】D 【解析】此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 阅读文段,完成习题。 营州①歌 高适 营州少年爱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释】①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写出下列画横线字的字音。 ①狐裘( ) ②蒙茸( ) ③虏( )酒 下列有关于“千钟”的“钟”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钟鼓馔玉不足贵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本诗是一首( )。 A.绝句 B.律诗 C.古体诗 D.诗余 (4)翻译诗歌。 _____ _____ (5)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_____ _____ 【答案】 (1)①狐裘(qiú) ②蒙茸(méng róng) ③虏(lǔ)酒 (2)C 由诗歌大意可得:“千钟”的“钟”,是指“酒器”。A选项的“钟”是指度量衡单位,用于衡量容积,通常指容量为六斛四斗(250升)的容器。B选项的“钟”是指一种青铜制的打击乐器。D选项的“钟”是指佛寺悬挂的钟,用于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而C选项的“钟”是指“酒器”,与诗歌“千种”同义。 (3)A “绝句”一般四句,“律诗”一般八句,“古体诗”一般是唐以前,“诗余”是词的别称。 (4)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十岁就能骑马奔跑。 (5)此诗描写边塞地区尚武风气,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北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生活风貌和豪放的性格,赞扬了他们豪迈勇武的精神。此诗体现了胡汉民族之间精神文化的摩荡和融合,透露出刚健、雄浑的民族气息。 【解析】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