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5134

九年级语文下册《1.孔乙已》学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17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九年级,语文,下册,1.孔乙已,学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孔乙已》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2、了解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3、了解小说精巧的布局, 二、预习导学: 1、链接材料———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21·世纪*教育网 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距辛亥革命10多年 出卷网,鲁迅创作这篇小说是在孔乙己生活年代的20多年之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科举制度已废除,但在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2-1-c-n-j-y 1917年在十月革命启示下,李大钊等领导和 出卷网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鲁迅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继《狂人日记》之后,写出了小说《孔乙己》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并渴示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昏沉、麻木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2、正音 咸亨( )酒店 砚( ) 附和( ) 羼( ) 阔绰( )【来源:21cnj*y.co*m】 蘸( ) 舀( ) 打折( )了 绽( )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查词典解释: 不屑(xiè)置辩——— 颓唐(tuí tǎng)———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4、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变换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老师评价 三、新课探索: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要求认真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3、回顾一下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三)、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指导:同学们,阅读一篇小 出卷网说,首先要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并且还要分析其写作特色。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提示走进小说,理清故事情节。 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会 出卷网发现孔乙己并没有一开始就出场,他直接出场是在哪一自然段?文中主要写了孔乙己四个生活片断,请你概括出来(人物+事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示例:第四段———酒客嘲笑孔乙己偷书。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2、文章中的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命运最悲惨之处在文章哪一部分,即小说的高潮部分,请你概括出来。 3、你觉得孔乙己最终的命运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四)、自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较有感受的词句或疑问处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五)、初步体会作者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 (六)小结 四、反馈自测: 1、作家与作品填空 《孔乙己》作者 ,选自小说集《 》,本文深刻地揭示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和的战斗檄文。21·cn·jy·com 2、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1)不屑置辩 A、不愿意B、认为不值得C、形容轻视D、不琐碎 2)君子固穷 A、安守B、牢固C、坚定 3、课文第一自然段,运用的写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五、课后巩固: 悠悠寸草心 ⑴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⑵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 ⑶“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⑷“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⑸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我10块钱。” ⑹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⑺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 出卷网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 ⑻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⑼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