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化学合成材料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北海市合浦县发掘西汉晚期一号汉墓时出土的一对铜风灯,其制作精巧,造型逼真美观,极具文化艺术观赏性。铜风灯的主要制作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 D.复合材料 2.物质的鉴别、检验与除杂是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鉴别涤纶纤维和羊毛纤维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Na2CO3 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除去锌粉中的少量铁粉 加入足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D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分别取样,加入足量水,振荡,观察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绝缘体:玻璃、陶瓷、石墨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氟、铁、碘 C.非晶体:沥青、松香、金属 D.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蚕丝、橡胶 4.小明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鉴别 安全常识 A 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 羊毛线与棉线———灼烧 氯化铵与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 B 室内煤气泄漏一立即打开排气扇 油锅不慎着火一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 环境保护 日常生活经验 C 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制品 减少酸雨污染———不使用化石燃料 工业酸性废水—用熟石灰处理后排放 D 除去餐具上的油渍一用洗涤剂清洗 区别硬水和软水一常用肥皂水检验 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一用食醋泡洗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溶液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B.淀粉遇到碘酒(或碘水)呈现蓝色,可用碘酒(或碘水)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C.从新买的衣服边上剪取一段线头放在火上灼烧,闻到一股烧焦羽毛气味,由此可判断这件衣服的面料是全棉的 D.糖类、蛋白质、油脂都能提供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6.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应燃烧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 C.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D.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 7.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用水区分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D.用稀盐酸区分黄金、黄铜(含锌)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加碘食盐,溶液变蓝 C.向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褪色 D.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9.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方法都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 方法二 A 棉线与尼龙线 观察颜色 点燃闻气味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 碳酸钾和硫酸铵 溶于水,测液体的pH 滴加硝酸钡溶液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到木条上 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10.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份: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是人造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二、判断题 11.糖类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 12.酒精、纯碱都属于有机物( ) 13.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 14.聚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 ) 15.用合成纤维做内衣比用天然纤维做内衣穿着更舒适( ) 三、科学探究题 16.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应用 “蛟龙号”深潜器 宇航员的航天服 新型水处理剂 用到材料 特种钢 高强度涤纶 纳米铁粉 (1)上表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合金的是 。 (2)纳米铁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 (填操作名称)可除去污染物。 (3)纳米铁粉还能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写出铁粉与含硫酸铜的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二)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