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59196

2.3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文字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1-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4469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解析,答案,文字版,上册,物理
  • cover
2.3 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55℃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新型水杯对沸水降温时,该材料发生了熔化。 B.该材料是晶体,熔点为55℃ C.15-30min,该材料需要吸热 D.该材料熔化时间为45min 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和试管中都装有冰水混合物。在烧杯内还有冰剩余之前,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杯和试管中的冰都在熔化 B.烧杯中混合物的温度在持续上升 C.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但是不能熔化 D.试管中的混合物温度在持续上升 3.如图所示为海波和烛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 C.甲的温度达到48℃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D.乙是海波,因为海波是非晶体 4.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酒精是晶体 B.在-117℃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5.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后,人感到寒冷的原因是雪(  ) A.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液化吸热 D.凝华放热 6.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 A.铁、食盐、松香 B.萘、冰、海波 C.金、钻石、石蜡 D.冰、石英、玻璃 7.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8.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7℃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16℃ B.30℃ C.47℃ D.70℃ 9.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熔点为-38.8℃,酒精的熔点为-117℃,煤油的熔点为-30℃,我国黑龙江北部漠河镇的冬季一般温度在-40℃以下,要测量该地的温度,应选择(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三种温度计都不行 10.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冬天河水结“冰” D.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二、填空题 11.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学校要求同学们平时要戴好口罩。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 (填物态变化)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佩戴口罩来降低病毒的感染率,这一措施类似于下列减弱噪音的哪一种途径 (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在考试期间,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他的体温读数为 ,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测温液体的 。 12.在“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图乙是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此可知该物质是晶体,理由是: 。 13.北方的冬天,为了更好的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 (填“吸热”或者“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14.图中是萘的熔化图象,图BC段表示其熔化过程.在这过程中,萘(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温度(填“变大”、“变下”或“不变”)。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