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壹 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3 1924 1926 1927 1928 国民革命 国民党一大 北伐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东北易帜 中共三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时期) 理 解 概 念 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 。 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孙中山从十月革命中看到到了“人类中的大希望”,从五四运动中看到了人民群众联合斗争所“带来的绝伦之巨果”。孙中山决定重整旗鼓,再造新民国……但是孙中山又看到,当时的国民党,党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捷径。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都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孙中山同感有必要彻底改造国民党。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需求: 改造国民党,再造新民国 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的国民党面临哪些现实问题? 壹·国共合作的开始 1.原因: 壹·国共合作的开始 2.准备———中共三大召开: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1923年6月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革 命 同 盟 工人 农民 小资 民族 资产 国共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统一战线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湖南农民协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的口号,地主,土豪,劣绅被打倒,农会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封建势力被极大地遏制。 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想一想: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出动了谁的根本利益? 湘乡农民协会宣传画 4.成果-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壹·国共合作的开始 五卅运动 省港工人大罢工 1925年5月,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爆发。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和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屠杀。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史称五卅运动。 为支援上海“五卅”反帝斗争,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1925年6月,广州、香港25余万工人举行大罢工,为北伐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4成果-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壹·国共合作的开始 贰 北伐胜利进军 叶挺,广东归善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侍卫营营长。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期间,叶挺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他率部浴血奋战,屡克强敌,战功卓著,率先攻入武昌城,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作出重要贡献,叶挺因此也被誉为“北伐名将”。 人物扫描:叶挺(1896-1946) 上海街头悬挂被杀害者的头颅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汪精卫 国民党右派又称国民党反动派,以蒋介石为代表。以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同列强合作,以达到反革命目的、反共目的。 在国民党的残暴统治下,大批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者、民主人士被杀害。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万多人被杀。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3.结果: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贰·北伐战争 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