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溶液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C.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 A.实验室在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是为了防止其在爆炸极限内发生爆炸事故 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洗涤剂、汽油都能够去油污,都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原理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3℃时甲、乙溶液降温至t1℃,一定可以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t1℃或t3℃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均含有40g甲物质 D.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在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物质 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6.下列选项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除去保温瓶内壁的水垢 B.熔化玻璃制成各种各样的仪器 C.汽水瓶盖打开后,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D.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7.配制2000g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 A.9g B.18g C.90g D.180g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或几种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9.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60℃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120g B.110g C.105g D.100g 10.下列洗涤中利用了物质的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二、判断题 11.配制溶液时,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 12.在某温度下的NaOH溶液50克,若恒温蒸发5克水,剩余溶液恰好饱和,若向该溶液中加入5克NaOH,发现还有4克NaOH未溶解,则此温度下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13.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好溶液装入细口瓶时,有少量洒出一定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14.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NaCl溶液,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①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 ②对于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 ③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0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