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76569

江苏省2024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押题密卷02(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20046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押题,解析,原卷,密卷,历史
    2024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押题密卷 02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苒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该史料可用于认识(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 A.“满天星斗”的起源 B.国家的初始形态 C.“宅兹中国”的涵义 D.成熟文字的产生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史料说明当时这个地区出现了文明起源的要素和标志,也就是说明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国家的初始状态,B项正确;“满天星斗”的起源指的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之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成熟文字的产生的标志是商周的甲骨文,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答案】A 【详解】A.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变法运动兴起,表明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奴隶主贵族的没落,表明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提供重要条件;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出现表明新、旧阶级的不同思想的大量涌现和激烈交锋,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和自由活跃的局面。上述现象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A项正确。B项所述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B项;C项是隋唐时期的特征,排除C项;D项在题干信息中无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3.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皇帝之印称“玺”。材料反映出( ) A.皇帝专称减少了对皇权的限制 B.皇帝制度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 C.封建皇权随时代发展逐步强化 D.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 【答案】D 【详解】据题意可知,有关皇帝的事务都有专门的称呼,这体现了皇帝地位的至高无上,说明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对皇权的限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皇帝的独特权威,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逐步强化的说法均无法体现,排除BC项。故选D项。 4.《史记》纳“四夷传”(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我的合称)于“七十列传”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 ) A.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 B.家国同构的基本理念 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D.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出《史记》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构成通史的一部分,说明其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