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92329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48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二章,第四,自然灾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
  • cover
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并且了解一些防灾减灾的措施,培养自救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提问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播放我国自然灾害的相关短片,引出今天所学知识《自然灾害》。 一、 常见的自然灾害 1、 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灾情(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2、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气象灾害 干旱 华北 洪涝 南方 台风 东南沿海 寒潮 全国(除青藏高原) 地质灾害 地震 全国都有地震带 滑坡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泥石流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 2分布广 3频次高 4受灾严重 三、我国防灾减灾所取得的成就 四、防灾减灾的环节 1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 2建设防灾工程 3做好灾前准备工作 4及时救援与救助 五、加强灾害自救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分布广,并且受灾严重。了解自然灾害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防灾减灾。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那我们自身也要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课后反思: 要利用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教学,有很多知识学生已在必修教材中掌握了,这样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可以把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自然灾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密切,所以我们在讲授时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贯穿其中,把师生间、生生间及人与多媒体间的合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把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作为课堂的最高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