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8698674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9745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古诗词
,
诵读
,
桂枝香·金陵怀古
,
课件
,
33张
,
PPT
(
课件网
)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王安石及本词的创作背景。 2.鉴赏词章,掌握借景抒情、用典和借古讽今等艺术手法。 3.诵读涵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 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 金陵古城,它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更替。我们的前辈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这古迹的不朽篇章。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写作背景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初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听朗诵,品味本词的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沉郁悲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时令: 地点: 人物: 晚秋。 故国高处。 自己。 译:我登高临水,极目远望,金陵古都正值晚秋时节,气候开始萧条冷落起来了。 品景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译: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①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比作“白练”,生动地体现出长江蜿蜒澄澈的特点;把翠峰比作“箭头”,突出翠峰起伏绵延的特点。 ②运用典故。“澄江似练”化用谢眺诗句“澄江静如练”,体现了长江水清澈、环境静谧的特点。 ③对偶的修辞手法。“澄江似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近观动景 “帆”与“棹”:借代手法,指船。 自然景物→人的活动 远眺动景 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结合 归 帆去 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残阳”、“西风”营造出悲秋的氛围,为下片抒情做铺垫 旷远、清新、 雄健、壮阔的金陵风景图 译:在斜阳的余晖中,江面上千船万帆来来往往,酒楼上悬挂着的卖酒的招牌在西风中飘扬着。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以完备地展现这壮美风光。 “念往昔”:起过渡作用,由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由所见转为所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门外楼头:用典,“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杜牧《台城曲》) 借古讽今,体现了词人对国家的担忧,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悟情 译: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 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直接抒情、表达不满: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却无甚作为,未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汲取历史的教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再别康桥》课件(共38张PPT)+教案(2025-04-23)
《第六枚戒指》课件(共24张PPT)+教案(2025-04-23)
二十一《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7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2025-04-27)
《致橡树》课件(共25张PPT)+教案(2025-04-24)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上册(2025-04-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