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11947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0763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
  • cover
(课件网)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 陈与义 《浣溪沙》清 纳兰性德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诵读词作,赏析词作语言。 叁 学习目标 了解意象的内涵,品味意境。 结合词人背景,把握词作情感。 壹 贰 杏花疏影里 ———赏读《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第1课时 回顾读词的方法与步骤: 导入 怎么读懂一首词? (1)读题目:时间、地点、内容、目的等。 (2)读作者:知人论世 (3)读词作:把握词作内容与情感。 ①读注释,帮助理解难词的意思、典故、背景等。 ②找意象,想画面,明意境,把握词作内容。 ③抓“词眼”,领悟词作主旨及作者情感。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宋 ] 陈与义 读出词韵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宋 ] 陈与义 读题目 词牌名 点明时间、地点 点明内容 读作者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公元1126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还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引自百度百科 资料助读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他避乱襄汉,转湖湘,饱受流离之苦。这首词大概是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他回想起青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读词作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把握词作内容与情感 读词的上阕,看上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请勾画出上阕出现的意象,并体会意象营造的意境。 午桥在洛阳城南十里。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年青时也与“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好不快意。“午桥”有着词人美好的回忆,也就带上了词人的情思。 意象是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诗词的基础。意象能产生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 知识回顾 意境指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意象构成的画面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就是意境。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长沟流月、杏花疏影、笛”营造了怎么样的意境? 意象与意境 ①长沟流月 天上的明月将清辉洒在桥下流水之上,清幽而静谧。 “长沟流月去无声”,也暗示了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 初春盛开的杏花,花开灼灼,柔媚动人,但又是清淡雅致的。在历代诗词中出现过不少娇美、清新的杏花形象,如: 杏花 意象与意境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 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②“杏花疏影”:在春风沉醉的夜晚,明月的清辉撒落在杏花枝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